市民到藥房買中成藥,甚少會留意產品上有沒有中成藥註冊號碼,即HKC、HKP或HKNT。二零零三年開始,政府實施中成藥註冊制度,不少藥品申請「過渡性註冊」,俗稱P牌,繼續發售。但其後要遞交申請,正式註冊為中成藥,即C牌。但十多年來,累計一萬八千宗申請中,只有五百零三種藥品獲得C牌,近七千宗申請已撤回。政府於今年六月設限,要P牌申請人申請變成C牌,最遲於九月尾補交所有文件。
註冊要求提交安全性檢測報告,以「新藥」註冊更要有臨床測試,動輒要花過百萬元。為了避開註冊,坊間有不少含有中藥的產品,透過添加食品或西草藥,以食品出售,便不符合法例上「中成藥」的定義。不少同類的中藥產品,有些有註冊,有些就以食品出售,情況混亂。若添加食品便能避開註冊,註冊制度會否形同虛設?包裝成食品的中藥產品不用通過「中成藥」測試,不能宣稱療效及服用劑量,對消費者有沒有健康風險?中成藥與保健品,兩者如何區分?
記者:陳淑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