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平台力量日益遞增,網絡世界為我們提供另一個身分,以及「生活」模式,市民大眾都慣於隨意「share」自己的想法,以及私人生活的點滴。亦因如此,近年不斷發生網絡言論引起爭議的事件,如「500港女」事件;對當事人進行道德批判、「起底」,亦成為網民審判事件主角的一個慣常做法,傳媒炒作、製造議題,亦令此類事件升溫。最近,浸大學生向良心飯店店主爭取贊助,及後被網友撰文不斷指責,當中不少是不滿八、九十後大學生的情緒式指控,令人反思網絡「私刑」帶來的後果,以及對下一代造成的影響。
click一click就可以留言,可以「like」,向其他網絡使用者表達立場。這些看似簡單的網絡動作,其實可以對其他人造成強大心理影響。被「起底」、網絡審判,更會對當事人帶來嚴重傷害,肇事者亦未必意識到自己參與在網絡審判之中。國外有研究發現,我們在社交網站發表的一字一句,都會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比起我們閱讀書本更易「入腦」。網絡傳播力量如此強大,我們是否應該好好利用這個平台,宣揚一些正面訊息,發揮一些正面作用?
記者:錢芷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