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香港還有農業?還需要農業?相信這是不少港人對農業的疑問。事實上,農業﹑農產是生活之基本,香港在六﹑七十年代的蔬菜產量就佔全港食用量近七成,禽﹑豬﹑魚也有一定供應量。當年港英政府還有食物政策,確保食物儲備和本地農業生產力,並防止入口食品因天災人禍等原因令供應鏈中斷。不過隨著地價提高,人工及物價提升,令本地農業漸漸北移,本土農作物生產量不斷下降,本地蔬菜供應量至今已不足兩成。原居民等待收地令農地租金提升,生產量及價格難與大陸比拼亦令農民難以經營。有學者擔心香港失去本地農業生產力,處處受外來食品牽制,難以制衡物價。有早年北上的農業投資者指出,香港人對食物質素要求高,並非沒有市場,打算回流;不過隨著社會把地產商當成發展商,定義建屋就是發展,發展就要剷除鄉郊農地,令農業在港人心目中的形象低下,務農更屬異類;政府鼓勵政策不足,亦阻礙了農業的持續發展。本集新聞透視,會透過菜農探討本地農業發展問題。
近年流行假日農夫,講求回歸自然的生活態度,令不少人把農耕浪漫化。但實際上,「格仔田」的出現令農地租金提升,要一個城市人全職投入務農,又談何容易?技術﹑市場定位都要花長時間去經營。實際要推動農業,該怎樣做呢?有農業二代打算辦組織,鼓勵年青人務農,說明「農業絕對可以養妻活兒」。水耕﹑有機和城市耕作,又是否一條新出路?
記者:錢芷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