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旅客數量持續回升,單計去年首半年的訪港旅客人士,已回升至2014年同期的百分之75,不過同期旅客花費卻僅為十年前的百分之55。旅客對旅遊的要求有甚麼轉變呢?政府提出《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推動旅遊業界轉型,但吸引了人流又能否吸引消費呢﹖怎樣才能提高旅遊業的經濟效益?
記者:杜展銘
Saturday, March 1, 2025
2025-02-15 電影小陽春?
去年,香港電影本地票房達到大約六億元,比前年增加接近一半,《破.地獄》更打破華語電影票房記錄;不過同一年,有九間戲院結業或停業,相當全港戲院總數一成半,業界亦指新開拍的電影只有約十齣。香港電影究竟是走向小陽春抑或寒冬仍未過呢?過去數年,香港電影在內地票房大幅下跌,靠內地融資合拍片是否不再可行?政府上月宣布增加電影製作融資計劃的融資上限,對電影業界的幫助有多大?
記者:張尚賢
記者:張尚賢
2025-02-08 無現金化?
發展無現金支付是全球大勢所趨,香港2020年訂立智慧城市藍圖時,目標之一是要更廣泛推動移動電子支付。之後兩年間,本港使用流動電子支付的人數,增加十個百分點至近六成,但與內地超過八成半的電子支付普及率相比,仍有一段距離。香港曾經是全世界最早及最成功發展電子貨幣的地方,為何發展會慢下來呢?香港電子支付工具過去十年百花齊放,市場競爭下,能否加快無現金化步伐呢?
記者:李咏潼
記者:李咏潼
2025-02-01 秘魯新機遇
中國、秘魯相距半個地球,但兩國關係悠久,每十個秘魯人就有一個是華裔。中國近年在當地影響力更進一步增加,大型基建、民生工程,不少都見到中資參與。其中由中資建設的隧道接通著名景點馬丘比丘;大型港口錢凱港連繫南美洲與亞洲,為秘魯帶來多少改變?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到秘魯出席會議,建議港商留意當地潛力,香港在這個新興市場又有甚麼發展機遇?
記者:鍾卓熹
記者:鍾卓熹
2025-01-25 中藥新出路?
近期本港舉辦首屆中醫藥文化節,政府亦將於今年內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有業界指今年是「大年」,希望可以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承。香港曾經是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和轉口港,但過去數年進出口貨值都下跌,要如何找到新出路?世界衞生組織預計,去到2032年,中醫藥全球市場規模將超過4,200億美元,即是3.3萬億港元,面對龐大市場,香港應該如何發揮優勢,令中醫藥走向國際?
記者:李芊芊
記者:李芊芊
Friday, January 31, 2025
2025-01-18 詐騙園進化
兩年多前有港人被誘騙到東南亞詐騙園區的事件,原本已經大致平息,但當局指自去年第二季起情況死灰復燃,至今收到28宗相關求助,多人仍未脫險。有協助求助家屬的人士指,詐騙集團手法流程再進化,較兩年前更具針對性,令港人更易受騙,警方更揭發有港人涉嫌參與人口販運,情況是怎樣呢?中緬政府前年聯合搗破緬北多個詐騙園區,但現時緬東的妙瓦底又再出現新的詐騙園區,為甚麼這些園區禁之不絕?
記者:吳蓁、蘇博韜、李芊芊、張尚賢
記者:吳蓁、蘇博韜、李芊芊、張尚賢
2025-01-11 毒遊太空
「太空油」迅速冒起,成為21歲以下青少年最常吸食違禁品第三位。單單今年首11個月,當局已拘捕206人,涉嫌非法售賣或管有太空油,按年增加超過24倍,但太空油的主要成分是麻醉劑「依托咪酯」,現時只被列為「毒藥」。政府計劃今年首季,將「依托咪酯」升級為「毒品」,但太空油用電子煙霧化器已經吸到,當局可以點樣執法?
記者:黎蕙珊
記者:黎蕙珊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