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1, 2023

2023-12-09 區區有競爭?

區議會重組後第一場區選,隨著泛民未能入閘,44個地方直選議席,將會由建制及愛國者陣營競逐。今屆選舉氣氛相對平和,以往針鋒相對場面不復見,但區區都有人競逐僅有的兩個議席。多達六人參選的油尖旺南,有政治素人挑戰前區議員,更有少數族裔參戰,他們各自採取甚麼戰略突圍而出呢?選區重劃之後範圍擴大,選民人數超過14萬的黃大仙西,由以往13個小選區組成,新進政黨和居民團體候選人,對撼幾乎區區都有樁腳的傳統建制大黨,又有沒有勝算?
記者:李咏潼

2023-12-02 美麗真相

近日本港又出現美容事故,最少19人在美容院打消脂針後,懷疑感染分枝桿菌。本台到多間美容院諮詢,發現有自稱醫生的人聲稱,會自行混合兩種原本用來口服的西藥做針劑,再打入消費者面部瘦面,是否安全呢?2012年DR醫學美容集團發生嚴重醫療事故,造成一死兩傷殘,政府之後頒布《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規管私營醫療機構,但近年仍然有多宗美容事故發生,不少由無牌行醫導致,為甚麼新例仍然無法杜絕這些情況呢?
記者:李芊芊、楊桂馨

Thursday, November 30, 2023

2023-11-25 牙患未除

中港通關不到一年,不少港人已經習慣假日北上消費,連去深圳看牙醫亦成為熱潮。價格便宜、環境舒適,對基層市民來說相當具吸引力,就連中產家庭現在也說可以一試。由過往部分港人無信心在內地看牙醫,到現在往深圳洗牙、植牙成為趨勢,消費者心態為何會有那麼大的轉變?熱潮背後,深層原因可能是本港無公營牙科服務,而私營市場收費也一直被指偏高,最需要服務的退休一族根本難以負擔。多年來社會訴求增加牙科服務,為何遲遲未有改善?
記者:董曉鋒、張尚賢

Monday, November 20, 2023

2023-11-18 黑的也復常?

全港有超過18,000個的士牌照,均是終身制,即使的士拒載、兜路、濫收車資等等,也不會因為服務差而被收回牌照。現時單靠「放蛇」執法,為何未能杜絕「黑的」呢?澳門「黑的」也曾經猖獗,但近年情況大幅改善,他們如何做到呢?

近年網約車平台盛行,不過牽涉部分司機非法載客取酬,當局近日建議加強對白牌車的罰則,但並未考慮規管。為何不引入競爭,讓行業百花齊放呢?如果引入競爭,市民有更多選擇,又可否改善行業生態?
記者:潘琪慧

2023-11-11 有仔趁嫩生?

本港男女初婚年齡突破30歲大關,生育大計繼而推遲。雖然政府呼籲「有仔趁嫩生」,但不少人想生還未生,雪藏卵子精子保存生育力,社會是否接受?如涉非醫學理由,卵子精子最多可以凍存十年,是否有需要檢視?近年不少遲育夫婦,以胚胎體外受精方式求子,但公營名額供不應求,私營花費動輒數以十萬元。求子難,到底推動輔助生育,對提高香港生育率有否幫助?《施政報告》提出將公營輔助生育服務名額,分五年增至每年1,800個,是否足夠?
記者:李咏潼

2023-11-04 轉口港不再?

進出口貿易是本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香港有12年穩坐全球最繁忙貨櫃港榜首,轉口貿易亦曾居世界第一,但近十年卻先後被深圳和廣州超越,排名跌至全球第九。及至疫情三年,本港經濟發展減慢,復常之後未有回升,進出口貿易表現就更加差。與上年同期比較,今年首半年,商品整體出口貨量下跌百分之18.7,進口貨量跌百分之16.2。貿發局上月也調低今年出口經濟增長,由正百分之5調低至負百分之7至9。面對全球經濟疲弱、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本港如何維持超級連繫人角色?
記者:董曉鋒

2023-10-28 減辣之後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8月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已經連跌四個月,去到10月,年初至今的升幅幾近蒸發。業界要求政府撤辣,連任內推出辣招的前特首梁振英,都公開建議減辣。星期三發表的《施政報告》,正式宣布減辣,針對短炒、投資者、境外買家等多種印花稅都有放寬,能否為樓市注入「強心針」呢?有研究報告指出,香港樓價仍然是全球最難負擔,現在減辣,會否刺激樓價調頭上升呢?
記者:李芊芊、杜展銘、張尚賢

2023-10-21 法外之地?

九月一場暴雨,大潭豪宅紅山半島一幅山坡山泥傾瀉,揭發多間獨立屋霸地僭建,花園、泳池、地庫樣樣都有。除了紅山半島外,本台調查發現,不少豪宅屋苑或獨立屋,都有疑似僭建物,帶來甚麼安全隱患?現時屋宇署會向業主發出清拆令,要求60日內清拆僭建物,如果業主無遵從,物業更有機會被「釘契」,業主也可能負上刑責,但全港仍有多達四萬張清拆令未獲遵從,其中一萬張拖了十年都未拆。為何香港仍然僭建處處﹖究竟是刑罰太輕還是執法不力?
記者:謝月晴、張尚賢

2023-10-14 重建不夜城

香港昔日是「不夜城」,但自從疫情實施晚市禁堂食,酒吧、戲院等一度停業後,夜間燈光顯得越來越暗淡。三年疫情過去,多個地方恢復通關,但本港經濟復蘇仍然不似預期,不少商戶繼續提早關門,港人又似乎習慣「宅在家」,減少夜生活。政府積極推動香港夜經濟,推出多個活動希望「搞活搞旺」夜市,能夠改變市民生活習慣嗎?「夜繽紛」活動開始,不少商場商戶也響應政府,延長營業時間,又大搞墟市吸引人流,真的能夠帶來經濟效益嗎?
記者:潘琪慧

2023-10-07 教育中轉站?

2009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教育產業,當年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期望「從而獲得經濟收益及吸納新的人才」。但根據教資會數據,修讀學士學位,每名學生每年平均成本為275,000元,而非本地生每年學費只需14至18萬元,遠低於這個成本。人才方面,2021年約有3,400名非本地畢業生取得居留權,但在七年前的2014年,入境處簽發近30,000張學生簽證,以此推算只有約百分之12非本地畢業生,留港發展七年並取得居留權。教育產業是否真的能夠帶來「經濟收益」和「吸納人才」呢?教資會正檢討增加非本地生限額,但既然「丁財兩不旺」,為何還要增加名額?
記者:張尚賢

2023-09-30 西九窮途

西九文化區內的M+博物館、故宮文化博物館先後開幕,吸引不少市民和遊客「打卡朝聖」,至今合共錄得逾500萬人次入場。同一時間,西九文化區連年虧損,政府於2008年注資的216億元,預計也會在2025年用盡。管理局最新向政府提交新營運方案,指不會尋求政府撥款,但計劃善用西九土地資源以獲取營運資金。為何西九過去數年未能做到自負盈虧?未來究竟可以如何增加收入呢?
記者:謝月晴、董曉鋒

2023-09-16 世紀暴雨

香港經歷「500年一遇」的暴雨,破紀錄降雨量令多區嚴重水浸,不斷有水湧入港鐵站、商場、民居,到處一片汪洋。但本港從九十年代開始,已經展開「雨水排放系統整體計劃」,並投放數百億元,建設多個雨水排放隧道和蓄洪池,為甚麼都抵擋不了今次的暴雨呢?暴雨也令多區出現山泥傾瀉,近年政府已經做了不少山坡工程,山泥傾瀉事故似乎也大幅減少,但面對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當局未來又應該如何改進呢?
記者:潘琪慧、李咏潼、謝月晴

2023-09-09 極端天氣

今個夏天,全球平均氣溫接連破紀錄,多個國際氣候監察機構預測,2023年和2024年的氣溫將會繼續創新高。而在香港,今個夏天截至八月底,已錄得39日酷熱天氣,相較十年前全年只有十多二十日酷熱天氣,足足多了一倍。夏天越來越熱、越來越長,我們要如何打贏這場「暑役」?當酷熱變成新常態,應對方法何止開冷氣那麼簡單﹖由全球暖化衍生的極端天氣、糧食危機、疾病傳播等種種問題,地球還可以逆轉嗎?

Sunday, November 19, 2023

2023-09-02 深圳食玩買

中港通關不到一年,港人北上深圳消費熱潮再現。六月至七月,港人北上總人數連續兩個月超過400萬人次,七月的淨出境人次更高達230萬;有支付平台數據也顯示,今年第二季,港人在內地的交易宗數比首季飆升逾三倍,反映市民北上消費習慣已逐漸成形。香港商界曾經期待通關後香港經濟自然會復蘇,為何現在會出現這麼大落差呢?深圳為何能夠在疫情後,迅速吸納大批港人短途客?面對港人北上消費熱潮,香港商界如何收復失地呢?
記者:李萍萍

2023-08-19 洪災之後

大部分人可能無想過,一個在廣東沿岸登陸的颱風,會影響千里以外的華北內陸地區。7月底,超強颱風杜蘇芮的殘餘環流,引發北京、天津和河北連日暴雨,山洪沖毀村鎮房屋、橋樑和道路,村民一夕失去家園、財產,甚至親友。其中重災區河北省,累計389萬人受災,至少29人死亡。劫後餘生,災民面對甚麼困境?有傳災情最嚴重的地區,是因為上游洩洪才會被掩浸,亦有指延遲通知,導致災民未能及時逃生,天災是否避無可避?
記者:李芊芊、李咏潼

2023-08-12 滲水大作戰

成立了17年的滲水辦,去年接獲近四萬宗投訴,但即使獲跟進的一萬多宗個案,近半都找不到源頭,為甚麼呢?而少數找到源頭的個案,在確認滲水責任後,仍有不少受影響單位之後又再滲水,現時有沒有機制監督維修工程呢?政府早前建議修例,加快處理滲水個案,並會進一步善用科技調查滲水源頭。但有議員批評,建議未能解決大部分滲水問題,亦未有重新審視滲水辦的職能。舊樓將會越來越多,樓宇滲水這個「老、大、難」的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記者:潘琪慧

2023-08-05 電話響不停

低息借貸、美容促銷、大灣區睇樓,手提電話時不時響起,但大部分都是促銷來電。有電話攔截程式分析數據,發現香港用戶去年平均攔截149個促銷來電,較四年前升近三成。促銷電話究竟從何而來?對市民造成多大滋擾?政府早在2017年已經關注電話滋擾的問題,並就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進行公眾諮詢,之後更草擬了立法框架。但到了2022年,當局又指規管會影響中小企營商,未有計劃進一步立法。業界又是否仍然抗拒立法?
記者:董曉鋒

2023-07-22 搶飯碗?

政府公布輸入勞工計劃,容許建造及運輸業輸入兩萬名勞工,又改變現有「補充勞工計劃」的安排,原本禁止輸入勞工的26個工種,如果能夠證明未能聘請本地工人,可以在兩年限期內申請輸入勞工。政府指本港人手短缺的狀況,已是「毫無疑問的事實」,情況究竟是怎樣?

澳門早在1988年起輸入外地勞工,現時當地總勞動人口約45萬人,外地僱員就佔超過16萬。雖然當地大幅輸入外僱後,本地人失業率不升反跌,但不少澳門人認為外地勞工「搶飯碗」,令本地人工資難以上升,澳門的經驗對香港有何啟示?
記者:張尚賢

2023-07-15 免廢外賣

疫情期間,不少市民習慣了吃外賣。2021年,每日有230公噸廢塑膠及發泡膠餐具,棄置到堆填區。政府今年3月建議修例,規管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最快今年年底實施。近年世界各地都推廣減少使用塑膠物料,例如台灣從2002年開始,逐步禁用即棄膠飲管和即棄膠餐具,去年更加強管制單次使用外帶飲料杯,在「減塑」的同時,積極規劃減少即棄文化,包括鼓勵重用機制及系統。台灣做法有甚麼值得香港參考?要在香港廣泛推動重用餐具,又有甚麼困難?
記者:李萍萍

2023-07-08 無鼠之城?

城市繁華背後,原來有一群鼠輩橫行。本港政府去年起大力整治環境衛生,分兩年增撥五億元,務求解決「過街老鼠」。但一年過去,市民是否真的感到鼠患減少呢?監察鏡頭以外,鼠患是杜絕了還是搬走了?滅鼠成為焦點,政府投放的資源同樣增加。防治蟲鼠的相關撥款,增至每年近八億元,消滅一隻老鼠的成本動輒過萬元。世界各大城市都斥巨資滅鼠,但就算所費不菲,部分地方的滅鼠大計最終仍告失敗,香港目前滅鼠策略又會否成功?
記者:李咏潼

2023-07-01 問心

六月初,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兇殺案,涉案疑犯有精神病紀錄,引起社會關注。現時全港有超過29萬人,在公立醫院精神科看症。當局鼓勵復元人士重返社區,但醫管局只有430名個案經理跟進這些復元人士。而全港24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雖然也有個案經理,但每人要跟進50至70多個個案。社會對精神健康的支援是否足夠呢?

有調查指出,在香港每七個人就有一個有精神健康問題。不過想到公立醫院求醫,穩定新症患者要等一年以上,最長更要輪候近兩年。即使見到醫生,平均每個精神科醫生,要照顧700多個病人,面診亦可能只有短短數分鐘的時間,對病人的康復有甚麼影響呢?政府投放的資源是否足夠呢?
記者:潘琪慧、謝月晴

2023-06-17 生涯規劃?

每逢六月,中三學生都要面對高中選科,文憑試考生亦要為升學定投身社會做選擇,大學準畢業生則要忙著找工作。「生涯規劃」這個說法,2014年首次出現在《施政報告》,提出撥款給中學,在高中級別加入生涯規劃教育元素。時至今天,民青局的《青年發展藍圖》,也說要加強年輕人的生涯規劃。近年社會經常鼓勵學生及早做好生涯規劃,但十幾歲做的規劃,是否一定可以為他們帶來美滿人生呢?
記者:董曉鋒

2023-06-10 誰主區議會

政府在2021年通過修例,規定區議員必須宣誓,觸發超過200位區議員辭職,也有數十位區議員因宣誓無效而被取消資格。最終,有接近七成區議會議席懸空,中西區、南區和黃大仙區,餘下區議員少於四名,兩年來未能補選區議會主席,以致未能召開大會,如何影響區議會職能?

區議會1982年成立至今41年,政府早前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區議會的組成,改為四成委任、四成間選、兩成直選,區議會主席更將由民政事務專員出任,又引入資格審查及履職監察制度等。政府指改制目的是體現行政主導,會否收窄參與地區事務的空間?
記者:張尚賢

2023-06-03 等了又等

公立醫院專科輪候時間越來越長,以眼科穩定新症為例,最長要等超過4年多才看到醫生。但即使等到看醫生,後續仍要等做檢查、做手術,不少患者都在等待期間,擔心病情惡化。

在公立醫院及私營機構工作的醫生各佔約一半,但公立醫院現時照顧了全港約九成病人,為縮短公營醫療的輪候隊伍,當局推出不同公私營協作計劃,希望能善用私營醫療資源。但有參與計劃的私家醫院稱,仍有空間為更多病人提供服務。這些公私營協作計劃,為何仍然未能大幅縮短病人輪候時間?
記者:謝月晴

2023-05-27 不生

香港去年只有約3萬2千名嬰兒出生,最新聯合國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指,香港生育率是全球最低。內地2021年亦正式開放「三孩」 政策,但出生率並未迎來大幅度反彈。去年內地人口更自六十年代初大饑荒後,首次出現負增長。為甚麼越來越多人,不再將生兒育女視為必須?近年多個國家都推出政策鼓勵生育,但成效並不明顯,面對少子化和老齡化衝擊,兩地政府又應該如何做好準備呢?
記者:李芊芊、潘琪慧

2023-05-20 不婚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過去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但隨著社會及經濟發展,無論香港還是內地,適齡男女遲婚或不婚越趨普及。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2》,2021年內地首次結婚人數為1157.8萬人,創自1985年以來新低;同年香港登記結婚數字,也是30年以來新低。兩地年輕人的婚姻觀為甚麼會有變化,為何選擇「主動單身」?內地農村地區近年同樣出現「被動不婚」情況,原因是甚麼呢?結婚本來是個人選擇,但越來越多的不婚男女,會對社會產生甚麼影響呢?
記者:潘琪慧、李芊芊

Monday, May 15, 2023

2023-05-13 未來之旅

一場世紀疫症令全球旅遊業煞停,各地亦得以反思疫情前過度旅遊引起的亂象。香港今年二月全面通關,近日開展「你好,香港!」一系列宣傳及推廣香港的活動,宣告香港為遊客重新打開大門。不過,香港旅遊業過往長期側重單一市場,以及「食玩買」的單一旅遊模式,是否仍然切合疫後旅遊趨勢呢?面對全球旅遊城市同步競爭,香港應該如何運用既有資源突圍而出,重塑國際旅遊品牌?
記者:李萍萍

Saturday, May 13, 2023

2023-05-06 香港食玩買?

今個五一黃金周,是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後,迎來的首個內地旅客入境高峰期。今年正值自由行開放20周年,當年的政策,曾讓香港走出「沙士」後的經濟低谷。今日旅客重臨,又能否複製這個經濟復蘇奇蹟?自由行不但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也引發連串社會問題,更一度造成中港矛盾。內地旅行團近月訪港,旅客行為、旅行社接待方式、港人態度等,都再度引起社會關注。業界和政府的對策,能否真正改善情況呢?
記者:李咏潼

2023-04-29 搭車大控訴

屯赤隧道2020年通車,由屯門到機場只需10分鐘,但結果天天大塞車,連巴士公司都要開特別班次,經青馬大橋往機場。但原來政府十多年前規劃時,已經計劃同步興建繞道疏導車流,為何最後無興建呢?是否反映政府興建基建的決心不足?《施政報告》宣布興建「三鐵三路」,構建未來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交通基建用足幾十年,今日的規劃如何配合數十年後乘客的需求呢?
記者:陳樂軒

Monday, April 24, 2023

2023-04-22 容我喘息兩個鐘

本港人口老化,65歲或以上長者有超過150萬人,今年正式進入「超老齡化社會」。2021年人口普查顯示,全港有超過33萬長者需要長期照顧,以老護老已成為新常態。近年政府提倡「居家安老」,向合資格長者提供社區照顧服務券,為何社會上大部分長者和照顧者,仍然感受不到政府支援呢?社區服務長期不足,是因為欠缺資源抑或沒有規劃呢?
記者:董曉鋒

Friday, April 21, 2023

2023-04-15 僭建無王管?

12年前,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說要嚴厲打擊村屋僭建,強調當局執法決心不會退縮。但申訴專員公署近日調查發現,由政府加強執法到2021年底約十年間,政府發出近5,400張清拆令中,超過2,000張未獲遵從。本台又發現,大埔六鄉新村一帶商舖,不但將天井位置僭建舖位,甚至在上方增設閣樓出租,不少同樣無遵從清拆令。為何屋宇署發出清拆令後,仍然未能有效執法?香港僭建處處,是法例力度不足抑或官員執法不力?
記者:杜展銘

Tuesday, April 11, 2023

2023-04-08 有工無人做

以往說「人找工」,現時卻是「工找人」。行行都說人手短缺,有招聘平台指現時僱主想要人才,「講心」亦要「講金」,有企業變陣改變上班模式,也有企業大加薪酬福利,是否就一定請到人呢?本港勞動人口,從2018年高位後逐年下降,流失了約23萬人,究竟人才去哪兒呢?情況還會持續多久呢?政府提出積極培養和留住本地人才,同時對外搶人才,又是否可以填補勞動市場空缺呢?
記者:潘琪慧

2023-04-01 居屋有得炒

經常有人講,抽居屋難過抽六合彩,但本台發現,有市民將政府低價出售的居屋,視作投資商機,購入單位後一直空置,持貨數年後再以清水樓方式,於二手市場以高價放售,以放盤價計算,賬面獲利預計高達數以百萬元計,賺盡折扣率。居屋無人住,違背了「居者有其屋」的原意,政府應如何善用資助房屋資源?反觀新加坡,針對炒賣組屋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抽查空置組屋單位等,有甚麼值得香港借鏡呢?
記者:杜展銘、李芊芊、董曉鋒

Monday, March 27, 2023

2023-03-25 藝團何處去?

東九文化中心將在今年啟用,西九文化區演藝綜合劇場等新場地,也即將落成,香港的表演場地越來越多,但藝術團體發展的空間有否相應增加?場地不足,可以如何讓更多演出者踏上台板?

政府每年撥款約五億元資助藝團發展,但佔整體藝術文化經常開支的比例,近年就逐步減少。本港開始有藝團自尋出路,仿效韓國音樂劇商業化模式,在私人劇場長演劇目,是否可行?政府應否在政策上協調,扶助藝團自給自足呢?
記者:李咏潼

2023-03-18 網購安全隱患

網購盛行,騙徒橫行。去年本地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超過345億元,佔整體零售業百分之9.9,同年有關網購騙案數字亦多達8,735多宗,升幅冠絕所有罪案。警方和網上平台都說,已經用盡方法追查和預防,為甚麼騙案仍然越升越多呢?政府又應否加強監管網上銷售平台呢?
記者:李萍萍

2023-03-11 誰主啟德?

啟德機場1998年搬遷後,政府就提出發展啟德新區,但四分一世紀過去,仍然有多幅地皮「曬太陽」。政府近期公布在啟德、牛頭角等八幅用地,起三萬伙簡約公屋「救急」,但在啟德世運道的選址,就引起當區居民反彈,為甚麼會有這麼大反對意見呢?特區政府在2011年提出「起動九龍東」計劃,希望連通啟德、觀塘及九龍灣,打造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但近年經濟環境多變,這個願景還能否在短期內實現呢?商業項目暫緩發展的下,借地興建簡約公屋,是偏離規劃還是善用土地呢?
記者:李芊芊

2023-03-04 在職媽媽甚艱難

本港女性學歷和就業機會,近年明顯提升,但仍然有不少女性結婚生子後,為照顧家庭而放低事業和夢想。要做到家庭事業兩兼顧,婦女面對怎樣的難關?政府「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指出,因社會老齡化、少子化,未來勞動人口會持續減少。商界和政府可以如何支援這群家庭主婦重返職場,釋放潛在勞動力?
記者:董曉鋒

2023-02-25 藏寶無「錢」途

博物館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前300年,但面向公眾的博物館,在十七、十八世紀才出現,成為傳播文化、教育公眾的重要機構。在香港除了公營博物館外,還有大約50間私營博物館,數目比公營博物館還要多。政府預期它們要自負盈虧,大多都沒有提供資助。由於支援不足,加上營運成本高昂,香港太空館前館長陳已雄曾形容,香港是「全世界建立私營博物館最困難的地方」。政府在2008年曾經表示有需要制訂機制,支援私營博物館發展。但在2010年開展研究後,當局表示每間博物館狀況不同,很難一概而論,要訂立機制支援博物館,究竟面對甚麼困難?
記者:張尚賢

2023-02-18 加加加

2022年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平均為百分之1.7。政府一方面指通脹率維持溫和,但另一方面,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各樣開支都明顯感受到加價壓力,要各出奇招應對加價潮。為何政府數據和市民感受會有這樣大的落差?這個數據會如何影響政府制定政策?過去三年政府都有派現金或消費券,來到今年經濟有望復蘇,星期三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應該繼續為市民「派糖」紓困嗎?
記者:潘琪慧

Tuesday, February 14, 2023

2023-02-11 霸地建「村」

本台發現,新界鄉郊有人霸佔私人農地非法建屋。這些鐵皮屋設備齊全,可以租住甚至購買「居住權」,估計「全村」有近200戶居住。地政總署證實,全部鐵皮屋均屬非法,為何當局未有執法取締呢?土地持有人又有甚麼角色呢?除了私人土地,當局近年也重點打擊大範圍霸佔政府官地的個案,並鎖定100幅土地列為黑點。但本台重訪被揭發非法佔用後收回的官地,發現現時土地又再被霸佔,當局執法力度是否足夠呢?
記者:杜展銘

2023-02-04 回收無「料」到

由政府注資超過三億元興建的環保園,是本港首個為循環再造業興建的設施。但環保園2007年運作至今,部分租戶回收量一直遠低於預期。收不到廢料,有廠房甚至不時停機,巨額投資的廠房也未能有效運用。政府多年來回收政策層出不窮,為何租戶仍然收不到足夠廢料呢?亦有租戶反映就算收到廢料,循環再造而成的產品,出口都有阻礙,情況又是怎樣呢?環保園租戶有租金優惠及長期合約的優勢,政府在政策上是否應該進一步扶持呢?
記者:李萍萍

2023-01-28 暫停‧再出發

封關三年,打亂不少人的人生計劃,無論是結婚成家還是事業發展,很多時都被迫要停一停。兩地恢復通關,由旅行大計,到生意規劃甚至人生大事,不少人都可以重新計劃自己的未來。通關三星期,他們如何追回三年失去的時間?重啟各種計劃後,他們下一站打算要去哪裡呢?
記者:李芊芊、李咏潼

Tuesday, January 24, 2023

2023-01-21 疫情教會我的事

新冠疫情襲港三年,單計有申報的個案,已累計超過280萬人確診,過萬人離世。疫情爆發初期,全城被不安情緒籠罩,市面更出現搶口罩、搶紙巾潮。之後一波接一波的疫情,擾亂市民生活之餘,各行各業亦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但病毒一直變種,香港人一路變通,這三年,我們如何在逆境中「進化」呢?捱過重重考驗,香港終於走出疫情陰霾,我們帶著不同的得著和體會,如何面對後疫情時代既挑戰呢?
記者:董曉鋒

Tuesday, January 17, 2023

2023-01-14 先過一關

疫情三年,香港和內地終於通關,落馬洲、文錦渡口岸率先開放,連同疫情期間仍有運作的深圳灣,首階段南下和北上每日名額分別有六萬個,過關情況是否順利呢?首個星期就過關的港人,為甚麼急著北上呢?南下人流比預期中差,上水和尖沙咀等以往較多自由行旅客的地區,第一星期都無湧現內地旅客,為甚麼呢?過了首階段通關這一關,香港和內地何時全面恢復往來呢?
記者:李萍萍、黎蕙珊、潘琪慧、謝月晴、張尚賢

Tuesday, January 10, 2023

2023-01-07 入市有機?

受按揭息口上升及外圍因素等影響,去年樓市跌至近五年低位,有地產公司預計,全年二手樓價累跌超過百分之15,突破「臨界線」。但樓價大跌之下,交投量反而慘淡,為甚麼大家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入市呢?樓市淡靜,發展商也放慢推盤步伐,去年全年推出的新盤數量,比之前一年減少三成,累積大量貨尾單位。市場預計,新一年發展商將面對更大的出貨壓力,會否令本港樓市增加更多變數呢?
記者:李芊芊

Monday, January 9, 2023

2022-12-17 簡約公屋

本港公屋需求殷切,申請者平均輪侯六年才有望上樓。施政報告提出五年內興建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首批大約一萬個單位,四個初步選址全部位於新界西北,部分欠缺交通配套,能否吸引劏房居民市民入住?部分地點生活配套齊全,又為何不能直接興建公屋呢?簡約公屋成本與傳統公屋相若,被質疑是「天價」,但初步預計只會住五年,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呢?
記者:杜展銘、董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