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5, 2014

2014-04-24 塞無可塞

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要受交通擠塞問題困擾,在人煙密集的香港亦不例外,市民上班上學很多時都遇到塞車。本港私家車數量已超過五十萬輛,過去十年,道路增長速度遠追不上汽車增加速度。不過運輸署說,大部分市區主要幹道的每小時流量,還未達到原先設計的最高流量,但有意見認為,未達最高流量,原因正是路面擠塞。

造成塞車的主要原因是甚麼?在已發展的地區增加交通基建,需要較長的時間、涉及龐大的成本,亦不容易覓地擴建,本集將探討,除了增建道路,一些道路管理措施或者新科技,能否緩解塞車問題?本港人口及交通需求將持續增加,未來的交通和道路發展有何出路?
記者:宋紫晧

Thursday, April 17, 2014

2014-04-17 上海之行

去年十二月四日,政府發表《二零一七年行政長官及二零一六年立法會產生辦法諮詢文件》,展開維期五個月的公眾諮詢,文件就九個議題諮詢公眾意見,不過泛民主派似乎無意受框架所限,數個月來討論並不聚焦在諮詢文件所提的問題。

就在諮詢期完結前的三星期,剛過去的周六、周日,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帶領立法會議員訪問上海,連沒有回鄉證的議員也能同行。上海之行議員會見中央主理香港事務官員談政改,能為政改諮詢僵局帶來多少突破?

過去一年的政改討論,泛民與中央立場越來越硬,越來越沒有談判、妥協空間。這是因為一零年民主黨與中央談判成功,卻在選舉時被狙擊所致。這一經驗令今次政改談判更難進行。未來香港的民主進程,會如何走下去?
記者:鄺國惠

Thursday, April 10, 2014

2014-04-10 滴水不漏

零三年沙士之後,政府成立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處理滲水問題,但坊間質疑「滲水辦」為「無用辦」,往往未能查出滲漏源頭。有批評謂,是因為滲水辦只採用倒色水這個方法。假若被懷疑是源頭的住戶不合作,不讓入屋,倒色水這個方法更是無用武之地。他們建議,可用其他更先進的技術輔助,例如紅外線,微波,雷達及水質化驗等。不過法律上若要找出滲漏源頭與受害單位的「因果關係」,只有倒色水是最直接的方法。

有立法會議員建議,當局從樓宇安全的角度出發,研究修改法例,讓政府有更大權力處理滲水問題。又有苦主指出,政府檢控滲水單位業主的個案,部分卻因為滲水辦的「程序問題」而敗訴。究竟這些投訴是否屬實?當局處理滲水問題手法有甚麼問題呢?如何去改善呢?
記者:鄺國惠

Thursday, April 3, 2014

2014-04-03 看病難

大家有否想過住在不同區,可能影響到輪候公營醫療服務的時間?

現時醫管局轄下公立醫院和診所,分布在七個聯網。舉個例子,坪石邨劃於九龍東聯網,居民想到骨科求診,新症要輪候107個星期,即是兩年有多,但住在一街之隔的彩虹邨,就歸入為九龍中聯網,同一個專科,43個星期就輪候得到,大約是十個月左右;而港島西的瑪麗醫院,更只要15個星期。

屬於九龍東聯網的觀塘和將軍澳等地區,住了約一百萬人,佔本港人口14.1%,觀塘也是較多長者和基層市民居住的一區。不過,聯網分到的資源,只佔各聯網總開支10.3%,是七個聯網中最少。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有甚麼方法可以改善?
記者:趙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