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1, 2020

2020-07-25 抗疫垃圾

一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市民外出佩戴口罩已成為常態。環境局粗略估計,在疫情期間全港每日耗用的即棄口罩達至400萬至600萬個。同時,市民在疫情期間減少外出用膳而增加購買外賣食物,無疑增加了使用即棄餐具的數量。政府和環保組織一直提倡源頭減廢和「走塑」運動以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會否因突如其來的疫症而走上回頭路?疫情和環保工作能否並存?這些因疫情而產生、多出的廢物又可以如何處理?
記者:鄭樂晴

2020-07-18 全民檢測

本港近日爆發第三波疫情,出現多個新冠病毒社區感染群組,甚至來源不明的個案。加強社區檢測是其中一個方法抽出隱形患者,但資源有限,針對甚麼人士做檢測,才能更有效堵截社區傳播鏈?政府日前宣布與本地及內地私營機構合作,為四十萬個高危群組人士做病毒檢測,為何本地檢測能力未能追上需求?長遠以言,如何做到檢測普及化及常規化?
記者:羅卓敏、田彩玉

Friday, July 17, 2020

2020-07-11 民心回歸

回歸二十三年,人心不但未回歸,年輕人甚至越走越遠。年輕一代生於「中國香港」,為何他們並非中國人身份認同最高的一代﹖中生代經歷殖民地後期政治上較開放的年代,為何不是最「戀殖」的一代﹖年長一代成長時內地社會和經濟環境不穩,為何他們反而最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透過三代人三個對身份認同的故事,我們嘗試了解香港人的家國情。
記者:趙燕婷、陳妍妍

Thursday, July 9, 2020

2020-07-04 國安法實施

全國人大常委會六月三十日通過《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及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特區政府在晚上十一時刊憲及正式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就四類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和處罰,包括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及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作出規範,最高可判處終身監禁。究竟法例如何介定何謂「涉及國家安全的罪行」?甚麼行為會被視為犯法?
記者:趙燕婷、陳綺雯、鄭樂晴

2020-06-27 鬧市綠洲?

根據政府的規劃標準,港人平均休憩用地的標準要有2平方米,但旺角、灣仔區最小,分別只有0.6、0.7平方米,相比海外有5.8-7.6平方米,相差了九成。2008年時代廣場侵佔公共空間一案,引起公眾對公共休憩空間的關注,12年過去,私人發展項目「侵佔」休憩空間的情況有否改善?隨著人口增加,樓宇更加密集,政府要求發展商要劃出相應比例的公共休憩空間,不過,近50公頃的公共休憩空間,隱藏於不同的私人發展項目中,市民能否享用到呢?
記者:吳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