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31, 2021

2021-12-18 立法會選舉

四年一屆的立法會選舉,政府宣布因疫情延期至今。今年落實新的選舉制度,直選議席減少至20席,多個選區劃界都有改變。在國安法及新制度下,出現缺少傳統民主派參選的新形勢,參選人在制定政綱時有甚麼考慮呢?同一區參選人的政綱有甚麼大分別呢?上屆立法會選舉氣氛熱烈,投票率創新高。今年的選舉氣氛又是怎樣的?
記者:陳綺雯

Monday, December 13, 2021

2021-12-11 納米樓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在16至20年小於215呎的私人樓宇單位共有3249伙,單位面積等於1.6個標準車位。香港樓價長期處於高水平,這類型的納米盤縱然呎價高,但因面積小,「入場」門檻低,成為不少年輕人的「上車盤」。政府計劃於推售私人住宅用地時加入單位最低面積限制,最快於明年落實。然而,這是否就能代表港人從此能不再居住「蝸居」?納米樓絕跡,細面積單位供應量下降,會否令年輕一代更難「上樓」?
記者:林嘉淇

Tuesday, December 7, 2021

2021-12-04 加快重建

現時全港有8,600幢樓齡逾五十年的樓宇,部分因長期欠缺維修,以致樓宇質素欠佳。面對樓宇老化,維修的支出數以千萬計,政府先後撥出逾190億元,資助舊樓業主保養和維修其物業,情況是否有所改善?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加快重建更新,市建局研究重建地區擴大至荃灣和深水,當中的居民有甚麼考慮因素?研究降低強拍門檻,又是否可以加快重建,以及增加房屋供應呢? 記者:陳美欣

Monday, November 29, 2021

2021-11-27 外傭荒

據估計現時等候來港的外傭達7000人,在防疫為先的前提下,部分僱主等候近一年,在漫長的等待中,僱主和僱傭公司面對怎樣的困境?香港自70年代開始輸入外傭,被視為家中的「工人」,但隨著時代改變,外傭在香港家庭的角色出現了甚麼變化?對外傭的倚賴,其實又隱含著甚麼社會問題?
記者:李萍萍

Sunday, November 21, 2021

2021-11-20 教育雙減

內地政府實施「雙減」政策,要求小一小二,不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每學期,只可有一次期末考試,考試成績不排名、不公開,以適當方式告知家長和學生。雖然一方面可以為小學生減少學業上的壓力,但另一方面有家長又擔心,未必能準確了解子女的成績,對未來升學會有影響。有學者就認為,教育改革最重要是改變一試定生死的高考制度,既能真正為學生減壓,也能應對未來挑選人才的挑戰。
記者:張蕭

Monday, November 15, 2021

2021-11-13 共融之後

新一份施政報告宣布,特殊教育來年的經常開支會由二十五億增至三十六億。這筆經常開支能否解決主流學校不夠人手或師資處理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問題?家長又期望可以得到甚麼幫助呢?增加教育資源後,這班學生融入主流社會的問題是否能迎刃而解呢?

2021-11-06 開發大西北

隨著國家推動大灣區及前海合作新計劃,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新界西北即將變天。政府將重新規劃西北部交通網絡,提出洪水橋連接前海的鐵路項目,發展創新科技產業作為經濟引擎,在區內創造65萬個就業職位,是否能改變「南重北輕」的城市發展結構?政府每次規劃新市鎮或新發展區,都提倡要做到原區就業、自給自足,談何容易?
記者:田彩玉

Wednesday, November 3, 2021

2021-10-30 開發有限期

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落成時間可能長達數十年。以古洞北/粉嶺北及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為例,當中所需時間動軏以數十年計。有議員初步估計,都會區最少需要二十年時間才能完成所需工程。發展局早前亦表示,將會檢討法例包括城規條例,研究減少在不同階段的公眾諮詢次數等等,以加快房屋興建。然而,真正拖慢新發展區落成的主因為何?修例是否是對症下藥的最有效方法?
記者:林嘉淇

Monday, October 25, 2021

2021-10-23 控煙

電子煙、加熱煙近年大為流行,當中更標榜比傳統煙健康,有助戒煙,但醫學界一直認為有關資訊偏頗失實。到底全禁新型煙草產品是否可以降低吸煙率?香港吸煙率於2019年輕微回升至10.2%,情況令人關注。政府控煙措施推行接近40年,如何可以進一步降低吸煙率?香港又是否應以「煙草終局」為目標?
記者:李萍萍

Saturday, October 23, 2021

2021-10-16 區政誰來管

政府於本年五月通過修例,規定區議員必須宣誓,當時逾三十名區議員辭職或表態拒絕宣誓。至七月初,有消息指政府將於月內安排區議員宣誓,並列出四類負面行為,違反者即被取消議員資格,將被追討薪津。消息一出,超過二百位區議員辭職。十月中,所有區議員完成宣誓後,有數十位區議員被取消資格。現時幾個區議會只剩下不足五名區議員,日後區議會還可如何運作?區議會是否名存實亡?區議會原本的職責又由誰來負責?
記者:田彩玉、林嘉淇

Monday, October 11, 2021

2021-10-09 安老不安

本港人口持續高齡化,現時65歲以上長者人口約132萬人,根據最新香港人口推算,至2039年長者人口將增至252萬人,即每3名港人將有一位是長者。本港興建一間非牟利的安老院,至少要花上十幾年時間,當中遇到甚麼困難?但困擾多年的人手短缺問題一直未解決。政府在2012年推行安老業資歷架構,提供晉升階梯,為何仍然行不通呢﹖為紓緩人手短缺,政府容許部分私營安老院舍輸入外勞,情況是否有所改善呢?
記者:陳美欣

Wednesday, October 6, 2021

2021-10-02 餐具真環保?

香港被籲為美食天堂,餐廳數量多不勝數。有餐廳為了節省清潔過程,就算堂食也會使用膠餐具,而大部分食客為求方便,外賣也會使用即棄餐具。根據環保署2019年數據,本港每日約有200公噸的即棄膠餐具,單是膠刀叉,估算全年棄置了146億件,人均大約有1,940件,即是平均每人每日,棄置5.31隻膠刀叉。世界各地政府陸續禁止使用即棄膠餐具,香港可否效法?又有甚麼替代品呢?
記者:陳綺雯

Thursday, September 30, 2021

2021-09-25 現代漁民

香港人熱愛海產,但每五條海魚,只有一條來自本地漁民。現時,本港有920多個海魚養殖戶,去年的海魚養殖總產量為不足700噸,十年間下跌四成;而本港魚塘出產的淡水魚,只佔總體消耗量的4%。隨著本港淡水魚養殖業式微,新界出現不少荒廢魚塘,但近期有科技公司進駐,培育貴價魚。政府早年制訂政策藍圖及設立專項基金,以推動漁業邁向高增值及可持續方向發展,成效如何?
記者:田彩玉

Tuesday, September 21, 2021

2021-09-18 社企也倒閉

持續將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但影響了各行各業,即使連社企也同樣面臨結業危機。全港現時有逾600間社企,有機構發現超過60間社企在疫情期間結業。有社企變陣轉型,盼望能化危為機;獲社企聘請最多的殘疾人士,又如何面對公司倒閉的情況?政府過去大力支援社企發展,不論是初期的種子基金抑或各項撥款計劃,為的是協助弱勢社群融入社會。社企倒閉,他們失去工作機會,會否感到孤立無援?政府又可以如何幫助他們?
記者:林嘉淇

Friday, September 17, 2021

2021-09-11 再工業化

府自2016年開始推出多項措施,投資過百億元,協助傳統行業以科技升級改造,以及發展高產值行業。5年後的今天,無論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或工人佔本地總就業人口依然不變,其實政府一直提倡的「再工業化」 概念,究竟為香港工業帶甚麼改變?香港企業在回應工業4.0的大勢時,又面對甚麼問題呢?
記者:李萍萍

Tuesday, September 7, 2021

2021-09-04 阿富汗危機

隨著美軍與北約軍隊陸續撤離,武裝組織塔利班對阿富汗政府軍發動攻勢,在短短十日就極速攻陷多座大城、省會及首都喀布爾,重奪國家政權,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焦點。長期陷入戰亂的阿富汗,先後遭蘇聯及美國發動戰爭,實際上發生甚麼事情?相隔二十年,塔利班為何能夠火速擊退政府軍?塔利班政權下的阿富汗是怎樣的國家,他們又是甚麼人?今後局勢又會如何發展?
記者:陳美欣

Monday, August 30, 2021

2021-08-28 聽不到的危機

有六十幾歲的聾人因情緒問題住院,出院後翌日自殺身亡。家屬質疑溝通程序有問題,醫院就指已安排手語繙譯員。為聾人提供手語繙譯員是否完全解決到健聽人士及聾人間的溝通問題?現時的手語繙譯員人數又是否足以應付整個聾人群體?坊間越來越多人留意到聾人需要,開設了大大小小不同的手語班,但師資如何?學成後又是否代表可以成為手語繙譯員?擔任手語繙譯員又有甚麼資格呢?
記者:陳綺雯

Tuesday, August 24, 2021

2021-08-21 與病毒共存?

香港接連出現打疫苗後仍受感染的輸入個案,港府再收緊檢疫措施。歐美多個疫苗接種率高的國家,疫情再反彈,究竟群體免疫是否仍然有效呢?內地嚴控疫情出現漏洞,十多個省市都有本地確診個案,有學者提出病毒「流感化」的論述,呼籲當局一改「嚴控清零」的策略,隨即掀起爭議;多個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政策,爭取早日恢復經濟和正常生活。「清零」或「共存」不同策略背後需要甚麼條件和考量?甚麼政策值得香港借鏡?

2021-08-14 易買難管

自置居所是許多家庭的夢想,政府於九八年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反應熱烈,至今已有十四萬五千個公屋租戶透過計劃成為業主。惟現存三十九條租置屋邨,因混合業權衍生不少管理問題,有業主不滿房委會當年未有清楚解釋相關細節。加上樓齡高,面對龐大維修費用,小業主難以承擔。租置計劃衍生問題可以如何解決?計劃應否繼續推行?而一五年推出的綠置居,二、三十年後,未來又會否面對相同問題呢?
記者:林嘉淇、陳美欣

Monday, August 9, 2021

2021-08-07 夜校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決定下學年停辦夜間中學課程,受影響的數百名學生頓感徬徨無助。日間工作,夜晚上學,為的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如今學校突然停辦,該何去何從?港專在處理事件上備受批評,又有何回應呢?另一方面,2020/21學年,全港大約只有1100多名學生就讀資助計劃下的夜間中學課程。這班學生為何有此選擇呢?營辦夜校的辦學團體,又面對甚麼的問題呢?
記者:李萍萍

Wednesday, August 4, 2021

2021-07-31 金牌路

劍擊選手張家朗為香港摘下歷史性的奧運第二金,女泳將何詩蓓亦勇奪銀牌,寫下香港史上最佳的奧運成績單。近年本港的劍擊運動發展突飛猛進,多名港隊代表在國際賽事屢創佳績,背後有何成功因素?這種培育有潛質運動員的模式,是否能複製到其他運動項目,令本港體壇再創奇跡?
記者:陳綺雯、田彩玉

Tuesday, July 27, 2021

2021-07-24 過渡性房屋

去年政府在施政報告承諾,三年內提供一萬五千個過渡性房屋單位,予輪候公屋人士暫住,疫情下有賓館為了生計,加入過渡性房屋先導計劃,有劏房戶陸續開始搬入,雖然居住環境有所改善,但生活仍有諸多限制。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達5.8年,過渡性房屋租約卻只有兩年時間,即將到期、又未上到樓的住戶前路茫茫,未來香港是否需要更多過渡性房屋?過渡性房屋能否紓緩香港的房屋問題?
記者:謝月晴、周焯彥

2021-07-17 海馬也變身

營運了超過四十年的海洋公園,去年因財務問題,面臨倒閉危機,最後立法會通過撥款,海洋公園得以繼續運作。為了解決困局,管理層提出把山下設施外判,不收入場費,改以餐飲及零售為主。公園的大方向則會由主題樂園改為保育基地,以環保為主,希望小朋友參觀後,可以配合世界觀,學懂環保知識,這個轉型受不受巿民歡迎?會不會成功呢?
記者:陳綺雯

2021-07-10 廚餘減「費」

垃圾徵費計劃討論超過15年,政府為爭取於本屆立法會通過,一再讓步,建議安排免費收集餐飲業界妥善分類出來的廚餘,再運送至廚餘回收設施。環保團體批評做法未能提供食肆源頭減廢的誘因,與政策目標背道而馳。而本港廚餘的處理能力亦備受質疑,政府興建的首個廚餘回收中心自2018年啟用,私人回收商難以競爭,正逐步縮減營運規模,對整體廚餘回收量有甚麼影響?
記者:田彩玉

Thursday, July 8, 2021

2021-07-03 國安民安

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去年六月三十日在港正式實施。有人說,港區國安法是破壞一國兩制;另一方面,又有人說,是令香港從2019年的反修例事件的「亂」重回正軌。反修例事件運動造就兩種政見的人越走越遠,經歷一年的國安法,黃、藍陣營的人生活又變得怎樣?國安法實施又是否能令社會撕裂縫合,政府可以如何得回民心?
記者:林嘉淇

2021-06-26 越打越靚?

近年大眾對瘦的追求愈來愈熱切,廣告中宣傳「肉毒桿菌」、「溶脂針」、「無線埋針」都標榜快速瘦,這些入侵性治療都涉及醫療程序,要在甚麼情況下才可以注射?若療程經FDA認證,是否等於安全有效?2012年DR醫學美容事故,造成一死兩傷,事隔接近十年,香港對醫學美容的監管有沒有改變?當中又有沒有灰色地帶呢?
記者:馮塏淩

2021-06-19 「留」動小販

非法流動小販問題存在多年,政府為了規管而設立發牌制度,不過到七十年代已經沒有再發新牌照。政府又推出不同津貼,希望檔主可以主動交還牌照,或安置他們到政府轄下的公眾街巿或固定攤檔繼續營業。多年過去,有牌流動小販只餘下三百多個,面對多個舊區重建,他們還有沒有生存的空間?小販消失後,對社會又會帶來甚麼影響?
記者:陳綺雯

Thursday, June 17, 2021

2021-06-12 邊陲之地

上任特首梁振英最近重提在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建議選址大欖,興建20000至30000個居屋單位,再掀爭議。自1976年通過《郊野公園條例》,翌年劃定了五個郊野公園,至今已經增加至24個,總面積超過43000公頃,到底郊野公園範圍是否只能加不能減?而環保團體一直提倡「先棕後綠」,即優先使用已被破壞的棕地。政府研究指香港有近1600公頃棕地,但有關注團體的調查指數字落後,並建議將一半棕地用作建屋,是否可行?
記者:田彩玉

Monday, June 7, 2021

2021-06-05 精神病老齡化

醫管局提供的數字顯示,老年精神科門診數字年年遞升。目前精神病康復者離院後,主要依靠地區的社區精神復康中心跟進。但這批老年康復者不只需要精神復康服務,同時亦需要長者照顧服務。這些復康中心能照顧到他們的需要嗎?有社工指不少精神病康復者踏入老年都成為隱蔽長者,原因為何?政府於去年發布的《殘疾人及康復計劃方案》,並未有針對精神病患老齡化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如何可讓這批年老的精神病康復者「安老」?
記者:林嘉淇

Wednesday, June 2, 2021

2021-05-29 區議員宣誓

五月中立法會通過宣誓條例,要求區議員宣誓,又列出一系列正面同負面清單行為,事件引發多個泛民區議員不滿,擔心將來容易踰越「紅線」,陸續表明辭任區議員。有建制派區議員視這次辭職潮為撥亂反正的好機會。接近一成區議員辭職,對區議會運作行有甚麼影響?區政由誰人來跟進?街坊求助又可以找誰呢?
記者:陳妍妍、陳綺雯

Tuesday, May 25, 2021

2021-05-22 還路於民

運輸署自2000年起,在多區實施行人環境改善計劃,包括設立多個行人專用區。當局最近提出改劃銅鑼灣行人專用區,旺角西洋菜街「殺街」三年,相關議題再次備受關注。當局以改善交通為由而改變行人區,會否與以人為本的理念相違背?設立行人專區有何標準?另一方面,有團體多年來倡議在中環設立電車行人專用區,又是否可行?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易行城市」,行人專用區是否改善行人環境的唯一出路?
記者:陳詠琪

Tuesday, May 18, 2021

2021-05-15 新選舉制度

修改選舉制度的條例草案將會在立法會三讀通過,重寫香港的議會政治。選舉委員會負責選出特首,以及40位立法會議員,1500名選委中,超過三分之一屬毋須參選的當然委員及提名委員,餘下席位有多大競爭?而選舉向來與政黨發展息息相關,當直選議席縮減至20席,對民主及建制陣營的傳統政黨有何影響?
記者:田彩玉

Wednesday, May 12, 2021

2021-05-08 自由身、自由辛

近年全球盛行零工經濟,疫情下意外帶來急速的發展。即使疫情緩和,失業率稍稍回落,最新失業率仍維持百分之6.8。疫情下不少人被解僱而要另覓工作,有人轉投自由工作者市場,做起斜槓族,身兼多職。但香港政府一直對彈性工作欠缺定義,而自由工作者亦欠缺相關的勞工保障。自由工作者被拖糧欠款時有聽聞,政府近日收緊查冊,有工會認為更難為個案追討欠款。隨著更多人投入自由工作市場,要如何完善保障零工經濟生態呢?
記者:陳妍妍

Wednesday, May 5, 2021

2021-05-01 疫苗氣泡

疫情在上年年初爆發,政府隨即宣布限聚令,限制餐廳顧客數目,又禁止酒吧營業。隨著多類疫苗研發成功,政府又在上月初宣布實施「疫苗氣泡」,只要巿民接種疫苗,食肆等場所可以分三階段有限度放寬。其後又推出「旅遊氣泡」,種種措施能否再推高疫苗接種率呢?巿民又有甚麼擔心?是否接種疫苗等於疫症就能結束呢?
記者:陳綺雯、林嘉淇

Tuesday, April 27, 2021

2021-04-24 追查古蹟

主教山百年配水庫因為水務署拆卸工程曝光,最後因為街坊阻止工程進行而得以保留,事件引發民間關注後,民物專員解釋事件基於部門溝通上敏感度不足。根據現時機制,部門間如何溝通?對保育又存在甚麼問題呢?現時的古蹟會交由古蹟辦評級,但有民間團體認為,只有法定古蹟不能被拆卸,評級機制對保育意義不大,擔心隨著社會發展,古蹟會越來越少。
記者:陳綺雯

Wednesday, April 21, 2021

2021-04-17 電動車普及難

香港推動電動車多年,數量由2010年180輛,大幅增加至現時逾18500輛,增幅逾100倍。政府曾於2011年,訂出2020年要有三成私家車屬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的願景,但至今只有3%私家車屬電動車。環境局三月首次發表《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訂出2050年前車輛零排放的目標。環保團體指出,商用車輛如巴士、的士等,是路邊空氣污染的主要元兇,政府卻表示,推廣電動商用車困難重重,實現車輛零排放是否遙不可及?
記者:田彩玉、陳詠琪

Wednesday, April 14, 2021

2021-04-10 開放生育

1979年計劃生育政策,以應對當年的人口膨漲過速問題。但自內地經濟起飛後,同樣面對人口老化的情況。內地65歲以上人口,由2014年的1億3700多萬人,升至2019年1億7600萬人;同一時間,出生率明顯下降,由2014年的百分12.4,降至2019年的百分之10.5。中央政府在2016放開二孩政策,2021年的全國人大會亦關注到生育問題,提出了甚麼新措施?
記者:張蕭

Wednesday, April 7, 2021

2021-04-03 選舉改革

人大常委會以167票全票通過修訂《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修改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是次改動將剔除區議員的在選委會中的席位,增加愛國愛港團體、政協委員及全國性組織的港區代表參與;而立法會新增至90席,議席分布亦已塵埃落定,當中40席由選委產生,30席屬功能組別,20席為分區直選議席。參選立法會須爭取選委會足夠提名,參選人要經資格審核委員會審核,多重把關機制,以確保能夠落實愛國者治港。
記者:田彩玉、陳詠琪

Tuesday, March 30, 2021

2021-03-27 劏房租管

截至去年年底,全港有超過15萬宗公屋申請個案,平均輪候時間是5.7年。望樓輕嘆的基層,等上樓期間,普遍都租住居住環境欠佳,而租金高昂的劏房。《長遠房屋政策》2020周年進度報告,估算全港有約12.2萬戶居住在不適切住房。租金動輒是收入的三分一。劏房的租賃市場多年來都欠缺規管,衍生不少租務問題。政府上年成立「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三月底將會完成研究,租務管制是否真的有效紓緩,基層上樓前的租屋壓力呢?
記者:陳妍妍

Tuesday, March 23, 2021

2021-03-20 人狗共融

多個地方發生狗隻中毒事件,最少十隻狗隻不治。有人估計,事件與不喜歡狗隻人士有關,或以毒減少狗隻在上址出現的機會。政府近期陸續開放多個康文署轄下公園,容許狗隻進入,新例會否引發更多人狗矛盾?政府早年在各區增設狗公園,為甚麼還要共融呢?狗公園共花費數千萬元,成效如何呢?
記者:陳綺雯

Monday, March 15, 2021

2021-03-13 疫苗來了

全球累計過億人感染新冠病毒,奪去超過200萬人性命,疫苗能否為疫情帶來曙光仍需要時間觀察。根據統計,全球百多個地區、合共打了超過兩億劑新冠疫苗。香港起步相對較遲,但兩款疫苗陸續到港,五類優先群組率先接種,未來會有更多打針地點。接種或不接種的人有甚麼看法?如何提高接種率?大規模接種後是否出國「有望」?
記者:陳詠琪

Tuesday, March 9, 2021

2021-03-06 愛國者治港

近日,中央官員連番提出要將「愛國者治港」制度化,為「港人治港」劃出一條清晰紅線。全國人大會議將會審議「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議案,建立有香港特色的民主選舉制度;特區政府修例規範公職人員宣誓安排,方方面面要貫切執行愛國者治港。自《港區國安法》出台,香港政治生態已出現重大轉變。主治港澳事務的中央官員強調,「愛國者治港」絕對不是要搞「清一色」,泛民未來在香港的政治舞台還有多大的生存空間?
記者:陳妍妍、田彩玉

Monday, March 1, 2021

2021-02-27 安心出行

新冠病毒疫情有緩和趨勢,政府在年初七放寬防疫措施,容許部分處所重開。另外恢復食肆晚市堂食及增加至最多四人一枱,不過必須遵守最少兩項新增措施,包括強制員工每十四天檢測一次,以及規定市民進入有關處所前,利用手機掃瞄「安心出行」二維碼,或登記基本個人資料作追蹤確診者之用。創科局近日表示,將會研究加入藍牙功能,自動紀錄使用者的行蹤等。新措施在執行上有甚麼困難?「安心出行」會否帶來私隱問題?
記者:羅卓敏、鄭樂晴

Tuesday, February 23, 2021

2021-02-20 炒股天仙局

近年股市狂熱,Whatsapp、微信、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不時有陌生人將用戶添加至群組,有自稱「導師」的人不時分享投資心得,間中推介心水股票,又指自己有內幕消息,供用戶參考,不少用戶最初都可以從中獲利,但到最後卻損失幾十萬,甚至過千萬元。騙徒究竟用什麼方法吸引入上釣?受害人又能否追討這些損失呢?
記者:羅卓敏

Monday, February 15, 2021

2021-02-13 街市大改造

八十年代初,政府為了方便管理,把不同檔販搬入指定地方,最後演變為街巿。四十年過去,部分街巿設施開始老化,電力系統連增設冷氣設施也不能應付。政府於上年提出20億街巿翻新計劃,挑選了使用率極高的四個街巿於本年度開始翻新。計劃針對設施等硬件,食環署的管理問題又可以如何解決呢?
記者:陳綺雯

Saturday, February 13, 2021

2021-02-06 疫下新年

一年容易又新年,今年市民和各行各業在世紀疫症下迎來牛年。但鑑於疫情反覆,政府收緊多項大型慶祝活動的開放安排,同時延長各項社交距離措施,令新年氣氛大減。一年一度舉辦的年宵市場政府最初宣布停辦,令本地花農和花商大失預算。不過政府最終決定,在符合一系列的防疫措施下復辦年宵。政府的措施朝令夕改,加上在新冠病毒疫情的籠罩下,面對種種困難,大家如何準備迎接新年?
記者:鄭樂晴

Tuesday, February 2, 2021

2021-01-30 突襲封區

第四波疫情的確診個案持續高企。多個舊區相繼爆發疫情,政府上星期首次引用「限制與檢測宣告」,封區進行強制檢測。不過首次在佐敦受限區進行的強檢行動,消息在行動前已傳出,被批評是檢疫漏洞。政府之後改以「突襲式封區」,連日來都傳出不同爆發疫情的區域會被圍封,令區內的商戶和居民人心惶惶。新檢疫政策成效如何呢?突襲封區會否成未來的抗疫新常態呢?
記者:陳妍妍、陳詠琪、田彩玉

Saturday, January 30, 2021

2021-01-23 抗疫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球大流行,至今有超過九千萬宗確診個案,超過二百萬人死亡。而香港經歷四波疫情,九千多人受感染,奪去約一百七十條性命。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在家工作、核酸檢測,甚至封城鎖國,成為疫下新常態。經濟停擺,失業潮、結業潮接踵而來,人人付上沉重代價。多國緊急研發的疫苗陸續面世,抗疫之路是否已找到出口呢?持續一年的抗疫戰為大家上了怎樣的一課?
記者:田彩玉、陳詠琪

2021-01-16 一線之差

2019年的貧窮人口達149萬人,貧窮率是百分之21.4,是2009年有紀錄以來最高。一條貧窮線,將社會上的人口,簡單劃分為二元。貧窮線以「相對貧窮」概念,在政策介入前的每月住戶收入中位數的百分之五十劃線。一人住戶訂在4500元,二人住戶為10000元。政府強調政策介入後的貧窮人口只是64萬人,但剛好越過這條貧窮線的,是否就成功脫貧呢?一條貧窮線,反映到多少港人的實際生活情況呢?
記者:陳妍妍

Monday, January 11, 2021

2021-01-09 九龍東起動了

為解決啟德及觀塘的人口密度增加的問題,政府早於07年提出興建單軌道列車,藉高架鐵路減輕地面交通系統壓力,但計劃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胎死腹中」。這個計劃歷時十三年,又做過兩次地區諮詢,究竟是甚麼技術問題解決不了?以專線小巴代替單軌列車又是否可行呢?觀塘區的交通問題能否得以紓緩呢?
記者:陳綺雯

Tuesday, January 5, 2021

2021-01-02 強制驗樓

2010年馬頭圍道唐樓倒塌釀成死傷的事故已過去十年。屋宇署於2012年實施強制驗樓計劃,針對本港樓宇失修問題。根據政府的資料,截至2019年12月,撇除不超過三層高的住用大廈,香港共有超過18,000座樓齡達三十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舊樓日漸老化,失修問題越趨嚴重,屋宇署向有關業主發出法定通知,規定為其樓宇的公用部分、外牆等進行檢驗,但大約四成不獲遵從,究竟背後有甚麼原因?
記者:鄭樂晴、黃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