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8, 2019

2019-12-07 鐵路以外

政府在《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重申鐵路作為公共交通系統骨幹的政策,預計2031年,鐵路佔本地公共交通人次上升至四成。但近期的社會事件,以至早前港鐵四線同時出現訊號故障,亦有颱風山竹襲港後服務受影響,均導致交通陷入半癱瘓狀態,究竟以鐵路為骨幹的策略有何限制?專營巴士載客量僅次於鐵路,但經常要繞路而行,令行車時間大增,趕時間的市民未必願意使用,在這情況下,又能否加強專營巴士在公共交通角色的比重?
記者:鄭樂晴、羅卓敏

Saturday, December 7, 2019

2019-11-30 不一樣的選票

二零零三年七一遊行後,建制陣營在區選中大敗;二零一四年佔中後,雖有不少政治素人當選,但「門戶之爭」令民主派未能取得更多議席。反修例風波中的區選,社運票是否仍能發揮作用?選舉結果會否影響明年立法會選舉超級區議會組別的選情,甚或未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組成?
記者:趙燕婷、鄧潔瑩、楊嘉莉

2019-11-23 不一樣的選戰

反修例風波下,區議會選舉452個議席區區有競爭,是區議會成立以來首次無人自動當選。一班「政治素人」在無政黨資源支持下,如何短時間內建立知名度搶選票?除了「素人」,各政黨今年也派了「新人」參選,挑戰一些連任多年的區議員,他們各自會如何爭取支持者的選票?近日泛民和建制陣營都有參選人投訴被滋擾,包括有候選人街站被破壞,甚至有候選人被打。候選人及其團隊在今次選舉中面對甚麼壓力?政府如何保障公平選舉?
記者:楊嘉莉、鄧潔瑩

Monday, November 18, 2019

2019-11-16 難以收拾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持續逾五個月,局勢不斷惡化,至近月發生幾次警察開實彈槍事件,甚至有蒙面示威者被槍傷,亦有大學生墮樓而最後死亡的事件,引發公眾人士的不滿情緒,連日走上街頭激烈抗爭,堵路、阻塞運輸系統、縱火傷人等。外界指現時警方根本未能有效控制示威場面,面對越趨激烈的抗爭,可以如何應對?
記者:趙燕婷、鄭樂晴

Friday, November 15, 2019

2019-11-09 海洋說

超強颱風山竹去年襲港,原本「沉睡」於海洋的垃圾,再次呈現人類眼前,不少市民當時自發到海灘執拾垃圾,收集到的物品,有大量膠樽、食品包裝及發泡膠盒等。每年有數以千萬噸計的塑膠垃圾流入大海,聯合國預計約三十年後,海中塑膠數量便會超越魚。政府七年前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專責清理海岸垃圾,其中塑膠便佔逾七成。塑膠垃圾如何落入海洋?它們在水中分解成無數微塑膠,最終亦有機會回歸人類。人類是時候改變生活習慣與模式?
記者:楊嘉莉

2019-11-02 美國法案

美國國會提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獲得跨黨派支持。法案提供法律基礎,讓美國相關部門制裁被認為是打壓香港自由和人權的行為,包括凍結相關人士在美資產,甚至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等等。法案的初版在一四年佔中期間提出,五年來經過三次修改都未有共識,最新版本法案卻在短短四個月內獲通過,華盛頓有何盤算?本港示威者對國際社會關注,特別是美國法案抱有很高寄望,認為有助向北京施壓,這份法案對香港局勢帶來甚麼實質影響?
記者:趙燕婷、田彩玉

2019-10-26 上車易?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重點是增加土地及公營房屋供應,放寬首置人士申請按揭的樓價上限,有批評指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趕上車」的市民,有機會出現負資產的危機。
但要解決房屋問題,重點仍然是土地不足,《施政報告》提出會加快規劃,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棕地,及市區寮屋區等三類私人土地,用作興建資助房屋。這些措施幫助有多大呢?
記者:羅卓敏、鄭樂晴

2019-10-19 借錢易過借火?

近年財務公司大肆擴張,現時香港已經有超過2200間,兼且大賣廣告,只要有一張身份證就可以借錢,令人有「易借易還」的感覺,有鼓勵市民借錢消費之嫌。現時規管財務公司的《放債人條例》,由1980年制定之後,四十年來無重大修改,究竟是否仍然合時?消委會近期的研究報告指出,現時有貸款利息上限過高、濫用諮詢人個人資料的問題,政府應該如何加強監管?
記者:羅卓敏

2019-10-12 反蒙面法

反修例風波持續四個月,政府指示威暴力程度升級,宣布引用緊急法禁止示威者蒙面。立法後首個周末示威情況持續,禁蒙面是否可以減少暴力衝突?多個國家都有類似法例,人權保障和公眾安全如何平衡?今次是香港回歸以來首次引用緊急法,這條法例賦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不需經過立法會訂立任何政府認為符合公眾利益的法例。引用緊急法是否可以平息現時的爭議?對香港長遠會有何影響?
記者:趙燕婷、田彩玉、鄧潔瑩

Sunday, October 13, 2019

2019-10-05 反蒙面法實施

政府因應修訂《逃犯條例》,而引發的示威衝突不斷升級,決定10月5日凌晨起實施反蒙面法,局勢有無緩和跡象呢?下一步政府可以做甚麼解開這個死結呢?《新聞透視》請來兩位立法會議員,新民黨葉劉淑儀,及公民黨楊岳橋,討論在反蒙面法實施後的社會局勢。
記者:趙燕婷、田彩玉、羅卓敏

Sunday, September 29, 2019

2019-09-28 謠言

網絡時代,資訊爆炸,謠言得以高速傳播。有研究指,假新聞的傳播速度比真實新聞快六倍。過去數月,香港社會狀態不穩定,衍生不少政治操作的謠言或陰謀論。九月多宗自殺案,網民質疑有人「被自殺」;行政會議成員「確認」,有少女被誤導而為示威者提供性服務。究竟有無可能判別真假?專家指,謠言令不同陣營或團體之間對「事實」欠缺基礎共識,無法溝通,將進一步加深彼此的對立與偏見。謠言如何滿天飛?又是誰之過?
記者:楊嘉莉、田彩玉

2019-09-21 上網電價

政府為了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一八年四月中公布上網電價政策,中電和港燈以每度電三至五元,向住戶或工商用戶,回購再生能源電力,較現時兩電的電價平均高四倍。中電由去年五月截至今年八月底,接獲超過四千七百多宗申請,當中八成已獲批,但在村屋或偏遠鄉郊地區,接駁電網仍有某些問題待解決。而香港不少高樓大廈的天台或屋頂又可否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記者:鄧潔瑩

2019-09-14 緊急法

五十二年前的六七暴動,政府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兩個月間頒布五項緊急法律,防止煽動性言論或標語、賦予警隊驅散集會權力等等。這條法例賦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權力,可以制定任何他認為符合公眾利益的規例,而毋須經過立法會審議。有說法指特區政府可以以此封鎖示威者常用網站和通訊軟件,相關條文有否牴觸基本法及人權法的保障?一條法例能否平息困擾香港多個月來的政治爭議?
記者:趙燕婷

Tuesday, September 10, 2019

2019-09-07 長輩網絡戰

近年,長者使用智能手機日漸普及,網絡上亦衍生一種獨特的傳播工具--「長輩圖」。然而,在社會氣氛對立的時刻,不同陣營都會透過長輩圖向長者灌輸政治理念,甚至作政治動員。長者除透過通訊軟件的群組收發長輩圖,群組亦是他們接收資訊的重要途徑。有研究指,長者接觸網絡時間較短,加上邏輯辯證能力較弱或認知能力下降,他們分享假新聞、假消息的比率較高。這種封閉的傳播方式令假新聞或假消息更難堵截,其影響不能小覷。
記者:田彩玉

Monday, September 2, 2019

2019-08-31 老得安心

「居家安老」的概念早於約四十年前在本港出現,過去政府曾以「五年計劃」預測社會需要,以便規劃服務,但九十年代末取消。目前資助長者社區照顧服務,主要分為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體弱及普通個案)、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單位。政府前年在施政報告,提出服務「零輪候」的目標,但兩年過去,主要資助服務項目的輪候時間反而愈來愈長,背後原因是甚麼?
記者:楊嘉莉

2019-08-24 空氣監測

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本港其中一種污染物二氧化氮,去年在十三個一般監測站中,有六個錄得濃度年均值超標,三個路邊監測站更全部不達標。但一般監測站為人詬病離地太高,整體數量太少,未能讓市民因應空氣污染作好準備。有大學研發手機程式,發佈實時街道空氣質素,望減少空氣質素對市民的影響。到底政府所提供的資訊是否準確?市民可掌握的資訊,是否足以保障健康呢?
記者:方子晴

Tuesday, August 20, 2019

2019-08-17 誰聽青年的聲音?

近日接連發生社會事件,不但觸發政治對立的矛盾,甚至家中兩代之間都出現爭吵。同時,不少年輕人的情緒也受到影響,有人在示威遊行期間越走越前,或者選擇輕生,家長及社會是否理解他們的想法?當出現不同意見,又是否諒解?有社工提供額外輔導服務,社福機構的求助熱線個案數字亦有增加,政府為社福機構提供額外支援,能否對症下藥呢?
記者:關子澄

2019-08-10 管治危機

修訂《逃犯條例》引起的風波急速惡化,由六月九日大遊行至今已經兩個月,但仍未有緩解的跡象。從初期的和平遊行示威活動,到近期幾乎天天都出現衝突場面,警方及示威人士使用暴力的程度都不斷升級。示威者更號召不合作運動,又圍堵及破壞多區警署,警方就以武力回應,至八月五日晚已發放約千枚催淚彈,約160發橡膠子彈,約150發海棉彈。香港烽煙四起,特區政府正面對回歸以來最嚴重的管治危機。
記者:田彩玉、方子晴

2019-08-03 甚麼是專業

政府自2016年施政報告,已提出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對一些現時以「學會為本」註冊的輔助醫療專業,實施自願註冊,由衛生署給予認證。計劃中文大學負責籌組。當中包括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專業,例如言語治療師以及營養師。實施註冊的主因是保證質素,但亦有指註冊會令專業淪為小圈子的遊戲,以及自願性質,無法例約束的認證,效果成疑。到底如何確保專業,專業的界線又在哪兒?
記者:劉偉程

2019-07-27 元朗黑夜

七月廿一日晚,西鐵元朗站出現一群白衣人,無差別追打市民,造成幾十人受傷。一群白衣人手持木棍、藤條等武器,由夜晚開始聚集,追打途人,再轉移到西鐵站,期間有過萬名市民報警求助,警方卻被指姍姍來遲。有區議員指數天前已通知警方,警方亦承諾已有部署。一場事先張揚的「追擊行動」,為何無法阻止而最終流血收場?
記者:田彩玉、劉偉程

2019-07-20 洋垃圾去哪兒

中國自2017年收緊洋垃圾進口標準後,禁止廢塑、未經分揀的廢紙等二十四類固體廢物進口,並逐步減少廢紙進口批文,本港回收業近月再度未能取得批文,廢紙回收價大跌至四毫一公斤。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亦相繼收緊洋垃圾進口監管,並將大批洋垃圾退回至出口的城市,本港回收物料有何出路?本港過去一直擔任洋垃圾轉口港的角色,在這場垃圾貿易戰中,又有何影響?
記者:羅卓敏

Tuesday, July 16, 2019

2019-07-13 兼聽同行?

林鄭月娥上任行政長官近兩年之際,《逃犯條例》修訂爭議觸發社會激烈反彈,政府面對回歸以來最大的管治危機。她近日再提出多項措施指要改善施政作風,包括要改革現時的諮詢模式,行政會議成員加強收集民意等,是否可以回應社會訴求呢?林鄭月娥的競選政綱表明,希望邀請青年「並肩同行」,但近日因修例而走上街頭抗爭的,不少是年輕一代,特首與他們之間是否「越走越遠」?
記者:張璟瑩、楊嘉莉

Wednesday, July 10, 2019

2019-07-06 立會衝擊

《逃犯條例》修訂爭議觸發社會激烈反彈,上月先後出現兩次大型遊行,以及六一二警民衝突,政府暫緩修例,未能平息風波。示威者要求政府撤回草案,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六一二衝突等,部分人在七一當天,將抗爭手段升級,衝擊立法會,其後入內破壞。政府予以強烈譴責,但未有再進一步的回應。未來如何解決這場社會矛盾?
記者:張璟瑩、楊嘉莉、方子晴

Tuesday, July 2, 2019

2019-06-29 鼠出沒注意

去年出現全球首宗個案後,本港再多三宗人類感染涉老鼠傳播的C物種戊型肝炎(又稱大鼠戊型肝炎)個案,再次令人關注鼠患問題。食環署指會加大力度滅鼠,更會於本年度,耗資一億元在防治蟲鼠的應用科技上,包括購入氣壓滅鼠器。但有關器具在街市試行數月,卻無成功擊殺任何老鼠,原因為何?政府三年前在非法棄置垃圾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目標增至三百部,但全港不少非法棄置垃圾的情況,未見有大改善。如何由源頭減鼠?
記者:楊嘉莉

2019-06-22 612之後

六月十二日,立法會示威區外爆發大型衝突,警方及政府以「暴動」形容事件,以橡膠子彈、催淚彈等驅散。警方有無使用武力指引?其中有沒有規定在哪一個程度的衝突中,可以用哪些武器?暴動定義引起大批示威者不滿,警方及政府其後澄清大部分人和平示威,只是少數示威者涉及暴動行為。在法律上,根據公安條例,暴動是甚麼罪行?警方或政府對暴動的說法在法律上有甚麼意義?
記者:趙燕婷、田彩玉、劉偉程

Friday, June 21, 2019

2019-06-15 逃犯條例

現行法例下,本港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逃犯移交安排,指明不適用於內地、澳門及台灣。陳同佳案觸發當局提出修例,引入剔除地域限制,個案形式的逃犯移交機制。但回歸逾二十年來,香港未能與內地磋商出長期移交協議,原因何在?當局近日因應爭議,提高移交門檻,又可否消減港人疑慮?《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爭議,政府指和平示威已演變為暴動,相對零三七一大遊行同一四年佔領行動,政府可不可以化解今次管治危機呢?
記者:張璟瑩、劉偉程

Sunday, June 9, 2019

2019-06-08 休「棄」用地

現時全港有逾八百幅空置政府用地及校舍,然而部分用地位置偏遠,或面積太小、地形奇特。為妥善運用土地作社區用途,政府預留十億元,協助非政府機構申請使用該等空置官地,提供基本復修工程費用資助,是否就能善用土地?另外,有團體調查發現,有屬「休憩用地」或「政府、機構或社區」規劃用途的官地,未被善用,總面積逾百公頃,而主要原因在於政府部門互不協調,缺乏統一資料平台,甚至有部門「扣地」,情況有多嚴重?
記者:田彩玉

Tuesday, June 4, 2019

2019-06-01 六四30年

六四三十年後,部分當年的民運領袖,至今仍然流亡海外,其中部分人已淡出民運圈,但亦有人繼續要求平反六四,他們為何仍然堅持?近年中國崛起的速度,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三十年後的今天,這些身處海外的民運人士,如何推動中國民主運動?他們面對甚麼困難?
記者:趙燕婷

Monday, May 27, 2019

2019-05-25 電子奶嘴

衞生署在一七年的調查顯示,香港幼童開始玩智能手機的年齡中位數為十二個月,可說是手機幼兒化。到底電子產品、兒童影片及遊戲的設計有何特別之處,能令小朋友愛不釋手?世衞組織近月就發出指引,建議一歲及以下的嬰兒應完全遠離電子屏幕,二至四歲使用時間不應超過一小時。不過仍然有不少家長讓幼童經常接觸電子產品,甚至以手機作為「慰藉」嬰幼兒的工具。使用這些「電子奶嘴」有利有弊,家長們如何取捨?
記者:方子晴、陳妍妍

Monday, May 20, 2019

2019-05-18 扶苗在港

上屆政府設立漁業及農業持續發展基金,讓業界申請以提高生產力和可持續性。不過,基金申請數目不多,審批需時逾年,近月審計報告亦批評部分獲批項目沒根據規定進行採購。究竟總額達到十億元的基金,運用起來有否達至設立之初的目標?今屆政府繼續推行新農業政策,本地農業實踐現代化的時候,除申請政府資助以外,還遇到法規配套和技術支援方面哪些阻礙?
記者:張璟瑩

Tuesday, May 14, 2019

2019-05-11 給我一份工

根據統計處最新的數字,殘疾人士的失業率約為百分之六,較整體人口的失業率高近一倍。政府多年來推出不少計劃,協助殘疾人士就業,甚至以津貼鼓勵僱主聘請殘疾人士。但數據顯示,他們即使成功就業,但留任率仍偏低。有計劃的一年留任率近年一直維持約三成。原因為何?有意見認為,本港應參考外國,推出殘疾人士就業配額,即提倡按員工總數,以比例形式聘用具備工作能力的殘疾人士。在本港是否可行?
記者:楊嘉莉

2019-05-04 BB去哪兒

政府早於一九七六年通過幼兒服務條例,但其後發展滯延,業界形容幼兒服務「冰封」四十年。香港託兒服務嚴重不足,二零一七及一八年,全港有超過十一萬個嬰兒出生,但獨立幼兒中心託管名額只有七百多個,入嬰兒園比大學入學率低。政府有意修改規劃準則,每二萬人口提供一百零三個,三歲以下幼兒中心服務名額。另一邊廂,顧問研究發現,提供幼兒暫託服務的互助幼兒中心,使用率平均只有8%。香港嬰兒何處去?
記者:田彩玉

Saturday, April 27, 2019

2019-04-27 尋找醫生的故事

醫委會於四月三日討論,由政府提出的海外專科醫生寬免實習期方案。會前雖有指各方已有初步共識,希望能透過寬免實習期,吸引海外醫生到港執業,紓緩人手壓力。政府提出四個不同方案,但最後竟然全部被否決。事件引來廣泛批評,社會隨即展開「引入海外醫生」的討論,當中就討論過香港是否可以參與回歸前,免試輸入英聯邦醫生。然而,不少醫學界均對此表示反對,引入海外醫生困難重重,是不是醫生保護主義壞事?
記者:劉偉程

Sunday, April 21, 2019

2019-04-20 大灣區教育

隨大灣區教育發展,北上工作的港人有增無減,其子女的教育,成為一個難題。有人為了讓子女留港受教育,讓孩子穿梭兩地。亦有人決定讓子女入讀內地的學校。當中的考量是甚麼?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鼓勵中小學在廣東設港澳子弟學校。港人子弟學校及港籍班,在深圳並非全新概念,到底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回港升中的銜接又是怎樣?到底大灣區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能否配合這一批港人及港童需要?
記者:方子晴

2019-04-13 佔中判決

二零一四年的佔中行動,九人包括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等被控公眾妨擾罪名,四月初案件判決,九人被判罪成。四年多前,他們以公民抗命方式爭取普選未果,政改未能通過,至今尚未重啟。涉案的戴耀廷、李永達和張秀賢判前接受專訪,他們怎樣回顧這場運動發生後,對近年一些社會分化、對立的狀況,對現今一代爭取民主的人,特別年輕人帶來甚麼影響,以及審視近年政局的轉變,如何解讀?政制前路該如何走下去?
記者:張璟瑩

Monday, April 8, 2019

2019-04-06 共享單車

俗稱「共享單車」的無樁式自助單車租賃服務,已引入香港兩年,一間公司去年中已結業,一間公司應用程式已下架,另一間近日亦傳出財困。這種營運模式在港是否合適?留下的單車,處理責任誰屬?

共享單車在其他地方成功以方便的租賃形式,增加市民以單車代步的意慾,但港府政策方針一直不鼓勵在市區踏單車,令共享單車無法全面成為「駁腳」工具。市區的道路有否空間容納更多單車?政府應如何配合?
記者:楊嘉莉

Tuesday, April 2, 2019

2019-03-30 韓流效應

國民黨韓國瑜去年空降高雄,以獨特形象,一個光頭一把口,一鼓作氣擊敗執政二十年的民進黨,贏得市長選舉,令外界大跌眼鏡。上任近一百日,韓國瑜貫徹競選時的承諾,為又老又窮的高雄拼經濟,不分藍綠,少談政治,四出為高雄的農產品找外銷出路,成績令台灣民眾讚不絕口,更期望他出選2020年初總統選舉。究竟這股韓流,能否持續升溫,令國民黨打一場翻身戰?
記者:羅卓敏

2019-03-23 活化大球場

政府計劃將香港大球場改建成公眾運動場,座位數目大幅削減八成,由四萬個變成八千至九千個,騰出空間會增設符合國際標準的田徑設施。改建後的大球場,多了跑道,少了座位,能否配合本地足球發展的需求?

大球場目前不對外開放,一般公眾無法使用,高昂租金亦令有意申請舉辦活動的團體為之卻步。大球場規模縮小,租金有望下調,預計會有更多團體舉辦活動,附近交通能否應付? 一般市民將來又會否轉用大球場做運動?
記者:楊嘉莉

Tuesday, March 19, 2019

2019-03-16 社福地難求

社福設施用地捉襟見肘,政府在新一份預算案提出利用二百億元,於三年間購入六十處私人物業,以營辦日間幼兒中心,長者鄰舍中心等,共超過一百三十項設施。回歸前,政府亦曾採取同樣方法增加社福用地,當年尋覓選址遇到甚麼困難?除了整體供應不足,過往土地規劃亦未有就地區人口特徵,配置相關社福設施,對居民造成怎樣的影響?部分俗稱「死場」的人流稀疏商場和商廈有可能成為購入目標,如何避免業主趁機「托價」?
記者:張璟瑩、田彩玉

Monday, March 11, 2019

2019-03-09 種樹得樹?

誰不希望種花得花,種樹得樹?政府去年在昂坪種櫻花,今年會否櫻花成林?西九戲曲中心內種植垂榕,有否足夠條件讓榕樹健康生長?政府說要在適當的地方種適當的樹種,怎樣才算適當?去年山竹襲港,當局收到超過六萬宗塌樹報告,本集《新聞透視》在樹木的「死因」之中,尋找種樹的啟示。
記者:蔡千紅

Monday, March 4, 2019

2019-03-02 銀髮司機

根據運輸署資料,香港持有有效私家車車牌的人士當中,年紀最大的達到一百零三歲;而最年長的的士、小巴駕駛執照持有人亦年過九十。

雖然持執照者不一定有駕駛習慣,相對於專營巴士,的士、小巴司機不設年齡上限,面對車長老化問題,是甚麼原因令行業缺乏新血?所有駕駛者年滿七十歲後,每次續牌需要提交,經醫生簽署的體格檢驗證明書,這個唯一的把關,是否足以確保司機自身和道路安全?
記者:關子澄

Thursday, February 28, 2019

2019-02-23 走「塑」之爭

全球「走塑」意識抬頭,香港不少食肆響應推行「走飲管」,卻激起部分市民及網民不滿。為何一個環保的行動,會被視為「擾民」甚至是「偽善」?餐廳想支持環保有何困難?

多國將禁用即棄塑膠餐具。本港政府亦稱,預計在今年研究推行相關政策的可能。不過,十年前政府推行膠袋稅,膠袋的使用量最終不跌反升,連帶製造出更多的垃圾。「走塑」會否帶來相同的問題?要在香港移風易俗,需要甚麼條件?
記者:方子晴

2019-02-16 此路不通

據政府官員表示,粗略估計全港私家街道有數千條。部分私家街道環境衛生惡劣,霸佔街道堆放雜物時有出現,甚至劃位自製停車場,私家道路是否成為「三不管」地帶?政府早於三十年前推出「收回及修葺私家街道計劃」,但至今只收回七十多條,為何進展緩慢?

屋苑加裝鐵閘,令公眾無法通過澳景路,來往調景嶺及藍田,再次掀起社會對路權的關注。政府擁有業權的道路,由私人屋苑管理,會產生甚麼問題?
記者:田彩玉

2019-02-09 分流得「塞」?

西隧專營權餘下四年多,政府率先拋出分流方案,提議東隧、紅隧加價最多一倍,以補貼西隧減價,拉近三條過海隧道的收費水平,預料每年可帶來八億元社會效益。不過建議涉及隧道加價,引來各黨派反對,相反如果統一調低收費,又勢必催谷額外車流,交通擠塞是否單靠分流便可以解決?
記者:林嘉成

Monday, February 4, 2019

2019-02-02 醫療‧購物券

長者醫療券推行了近十年,涉及的實際開支每年增加,去年達二十六億元,較對上一年增加了近十二億元。醫療券不可純粹用於購物,現實又如何?這一集《新聞透視》走訪不同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包括中醫、視光師等,醫療券除了用於看病,還可以買甚麼?醫療券變「購物」券,制度漏洞該如何堵塞?
記者:蔡千紅

Tuesday, January 29, 2019

2019-01-26 老吾老?

長者綜援的申請年齡,下月由六十歲調高至六十五歲。相關政策調整是上一屆政府提出,立法會跨黨派反對,但政府去年將相關政策,放在《財政預算案》表決中一併通過。政府為何要調高申請年齡?政黨反對的理據是甚麼?

政府指不少六十至六十四歲的「少老」都有工作能力,近年整體長者就業情況也有明顯改善。來自基層的長者在就業市場有何選擇?政府的支援是否足夠?私營機構仍未將退休年齡延後,政府就調高長者綜援申請年齡是否合適?
記者:趙燕婷、張璟瑩、關子澄

Sunday, January 20, 2019

2019-01-19 西九舞台

「西九文化區」規劃超過十年,首個主要表演場地「戲曲中心」正式落成。不過有戲曲團體指出其租金偏貴,對場地發展持觀望態度。到底「戲曲中心」未來的營運,要如何平衡推動藝術的責任,以及實際的商業考慮?除「西九文化區」,本港另會有「東九文化中心」落成。是否有表演場地,就能突破香港藝團發展的「瓶頸」?香港政府和「西九文化區」,須有何配合?
記者:方子晴

2019-01-12 發豬瘟

內地爆發非洲豬瘟,更蔓延二十多個省份,由於沒有疫苗和治療方法,唯一處理方法是全面撲殺,巴西和西班牙更分別花了七年和三十五年,才能從疫區中除名。現時本港有九成半豬肉來自內地,即使凍肉和肉製品也可能帶有非洲豬瘟病毒,部分地區如台灣已全面禁止內地豬肉製品入口。如果內地疫情持續,對本港生豬和凍肉供應有何影響?香港只禁止疫區三公里範圍內豬場的生豬入口,防疫措施是否足夠?
記者:趙燕婷

Monday, January 7, 2019

2019-01-05 束手無「拆」

五光十色的招牌是香港特色,但過去規管寬鬆,老化、廢棄等問題嚴重,成為鬧市炸彈。屋宇署八年前,將新搭招牌納入小型工程監管,當時清點過全港有約十二萬個招牌,大部分都屬於違例招牌,而經檢核符合規定的舊招牌就獲准保留。多年過去,保育團體批評措施令老店招牌留不住,最新一份審計報告卻批評,逾千個清拆令被拖延,最嚴重長達十二年,究竟規管制度哪裡出了問題?
記者:林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