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8, 2024

2024-05-25 「走‧不走」火警

佐敦華豐大廈上月發生三級火,造成五人死亡,41人受傷。事後華豐大廈被揭發,一直未有遵從屋宇署,在2008年發出的消防安全指示,不過本台跟隨消防專家視察現場後,發現導致今次致命火災的一大原因,可能不止於此。專家指,多名死者死在通道而非單位,反映市民未意識到火警時,走火通道濃煙的致命程度,加上大廈本身結構特殊,釀成慘劇。發生火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走火警」,走是否最安全的選擇?

2024-05-18 試驗無限期?

垃圾徵費一再延遲,當局指將總結「先行先試」的經驗,最快在五月底決定計劃會否如期推行。但為了準備計劃,當局過去七年撥款超過三億元,在不同屋苑、「三無大廈」、鄉郊、院舍、工商業樓宇等,推行超過300個試驗項目。既然已經有這麼大量的經驗,為何仍要一試再試?早在2000年,台北已實行「垃圾費隨袋徵收」,但為降低執行困難,至今仍容許多層大廈按幢收費,無需每戶都使用「專用垃圾袋」,做法又是否值得香港參考?

Monday, May 27, 2024

2024-05-11 盛事救港

政府積極推動盛事經濟,今年內將舉行逾150項盛事,並成立跨部門盛事統籌協調組,加強推動盛事,讓香港成為「盛事之都」。疫後,香港迎來第二個「五一黃金周」,這些「盛事」能否吸引遊客訪港呢?一河之隔的深圳,近年旅遊業發展迅速,幾乎每星期都有盛事、展覽,除了吸引港人北上,又是否留下不少內地旅客,令他們不需要來港旅遊?面對其他城巿的激烈競爭,香港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重振本港旅遊業?
記者:黎蕙珊

2024-05-04 遊走貧窮線

疫後經濟復蘇,失業率回落低水平,但基層市民似乎仍然未能享受到經濟成果。樂施會早前發表,2023年香港貧窮狀況報告,疫情前後貧富差距由2019年的34.3倍,大增至57.7倍,本港貧窮問題有多嚴重呢?政府扶貧委員會在2013年劃下貧窮線,以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數字,計算本港貧窮人口和狀況,但報告自2020年起便沒有再公布,政府說今年年中會制訂貧窮線新框架,又能否保障社會上的貧苦大眾?政府應怎樣善用每一元,做好扶貧工作呢?
記者:潘琪慧、董曉鋒

2024-04-27 迫婚

21世紀的香港,還存有盲婚啞嫁,部分是早婚甚至迫婚。有機構調查發現,有在香港土生土長、接受教育的少數族裔女性,仍然面對強迫婚姻,被家人要脅送回家鄉。現時少數族裔在香港面對困難,可以如何求助?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兩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令到中心總數增至10間,每間中心會再設立一隊少數族裔關愛隊,這些措施能否真正幫助少數族裔,讓他們融入社會?
記者:謝月晴

2024-04-20 保健真相?

三年疫情令保健品銷情更加熾熱,有調查指近八成受訪市民,過去一年曾服用各類保健品。本台發現有保健食品,銷售時聲稱含動物胎盤素幹細胞,專利成份可「抗癌細胞」、「抗慢性疾病」等,售價不菲,功效孰真孰假?坊間近年亦出現不少新興保健品,標榜「逆齡」、抗衰老等,有否醫學實證?推銷時又有否誤導呢?歐盟要求新型保健品成份要嚴格申報,反觀本港只以食品類別作監管,安全保障是否不足?
記者:李咏潼

2024-04-13 畢業即失業?

2023年內地青年失業率持續上升,國家統計局宣布,從8月起停止公布相關數據,但對於不少大學生來說,畢業後的就業壓力並未消失。內地政府調整統計方法後,最新青年失業率降至15.3%,相比最高峰時21.3%的失業率有所下降,是否意味著年輕人更容易找工作?3月是春招季節,如果在企業秋招、公務員和研究生考試中都未獲錄取,企業春招可能是最後一次參加大型校園招聘機會,他們的處境如何?青年失業背後又反映了甚麼社會現況?
記者:李芊芊